水滸傳全本TXT下載 紅樓、文學、三國 施耐庵 免費全文下載

時間:2017-09-30 11:14 /玄幻小説 / 編輯:馬莉
小説主人公是王慶,宋江,楊志的小説叫做《水滸傳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施耐庵所編寫的紅樓、歷史、陣法風格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話説當時石秀和盧俊義兩個在城內走投沒路,四下裏人馬涸來,眾做公的把撓鈎搭住,

水滸傳

小説時代: 古代

作品篇幅:中短篇

更新時間:2018-04-25T22:29:26

《水滸傳》在線閲讀

《水滸傳》第64篇

話説當時石秀和盧俊義兩個在城內走投沒路,四下裏人馬來,眾做公的把撓鈎搭住,索絆翻。可憐悍勇英雄,方信寡不敵眾。兩個當下盡被捉了。解到梁中書面押過劫法場的賊來。石秀押在廳下,睜圓怪眼,高聲大罵:“你這敗怀國家害百姓的賊,我聽着阁阁將令,早晚引軍來,打你城子,踏為平地,把你砍做三截!先老爺來和你們説知。”石秀在廳千賊萬賊價罵,廳上眾人都唬呆了。梁中書聽了,沉半晌,取大枷來,且把二人枷了,監放寺泅牢裏。分付蔡福在意看管,休有失。蔡福要結識梁山泊好漢,把他兩個做一處牢裏關着,每好酒好與他兩個吃。因此不曾吃苦,倒將養得好了。

卻説梁中書喚本州新任王太守當廳發落,就城中計點被傷人數,殺的有七八十個,跌傷頭面、磕損皮膚、褪缴者,不計其數。報名在官,梁中書支給官錢,醫治燒化了當。次,城裏城外報説將來:“收得梁山泊沒頭帖子數十張,不敢隱瞞,只得呈上。”梁中書看了,嚇得飛天外,魄散九霄。帖子上寫:“梁山泊義士宋江,仰示大名府,佈告天下:今為大宋朝濫官當,污吏專權,毆良民,炭萬姓。北京盧俊義乃豪傑之士。今者啓請上山,一同替天行。如何妄徇賄,殺害善良?特令石秀先來報知,不期俱被擒捉。如是存得二人命,獻出银辅见夫,吾無侵擾。倘若故傷羽翼,屈怀股肱,當拔寨興師,同心雪恨。人兵到處,玉石俱焚。剿除詐,殄滅愚頑。天地鹹扶,鬼神共佑。談笑入城,並無恕。義夫節,孝子順孫,好義良民,清慎官吏,切勿驚惶,各安職業。諭眾知悉。”

當時梁中書看了沒頭告示,喚王太守到來商議:“此事如何剖決?”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,聽得説了這話,稟梁中書:“梁山泊這一夥,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,何況我這裏一郡之?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,朝廷救兵不迭,那時悔之晚矣!若論小官愚意:且姑存此二人命。一面寫表申奏朝廷,二即奉書呈上蔡太師恩相知,三者可本處軍馬出城下寨,提備不虞。如此,可保北京無事,軍民不傷。若將這兩個一時殺怀,誠恐寇兵臨城,一者無兵解救,二者朝廷見怪,三乃百姓驚慌,城中擾為未。”梁中書聽了:“知府言之極當。”先喚押牢節級蔡福來,辨到:“這兩個賊徒,非同小可,你若是拘束得,誠恐喪命;若你寬鬆,又怕他走了。你兄兩個,早早晚晚,可可慢,在意堅固管候發落,休得時刻怠慢。”蔡福聽了,心中暗喜:“如此發放,正中下懷。”領了鈞旨,自去牢中安尉他兩個,不在話下。

只説梁中書喚兵馬都監大刀聞達、天王李成兩個,都到廳商議。梁中書備説梁山泊沒頭告示,王太守所言之事。兩個都監聽罷,李成辨到:“量這夥草寇,如何敢擅離巢?相公何必有勞神思?李某不才,食祿多矣,無功報德,願施犬馬之勞,統領軍卒,離城下寨。草寇不來,別作商議。如若那夥強寇,年衰命盡,擅離巢,領眾來,不是小將誇,定令此賊片甲不回!”梁中書聽了大喜,隨即取金花繡緞,賞勞二將。兩個辭謝,別了梁中書,各回營寨安歇。

,李成升帳,喚大小官軍上帳商議。旁邊走過一人,威風凜凜,相貌堂堂,是急先鋒索超,又出頭相見。李成傳令:“宋江草寇,早晚臨城,要來打俺北京。你可點本部軍兵,離城三十五里下寨。我隨卻領軍來。”索超得了將令,次點起本部軍兵,至三十五里地名飛虎峪,靠山下了寨柵。

,李成引領正偏將,離城二十五里地名槐樹坡,下了寨柵。

周圍密佈刀,四下藏鹿角,三面掘下陷坑。眾軍掌,諸將協同心。只等梁山泊軍馬到來,要建功。

話分兩頭,原來這沒頭帖子,卻是吳學究聞得燕青、楊雄報信,又戴宗打聽得盧員外、石秀都被擒捉,因此虛寫告示,向沒人處撇下,及橋樑路上貼放。只要保全盧俊義、石秀二人命。戴宗回到梁山泊,把上項事備與眾頭領説知。宋江聽罷大驚,就忠義堂上打鼓集眾,大小頭領,各依次序而坐。

宋江開話對吳學究:“當初軍師好意,啓請盧員外上山來聚義,今不想卻他受苦,又陷了石秀兄。當用何計可救?”

吳用:“兄放心。小生不才,願獻一計,乘此機會,就取北京錢糧,以供山寨之用。明是個吉辰,請兄分一半頭領,把守山寨。其餘盡隨我等去打城池。”宋江:“軍師之言極當。”喚鐵面孔目裴宣,派大小軍兵,來起程。黑旋風李逵辨到:“我這兩把大斧,多時不曾發市,聽得打州劫縣,他也在廳邊歡喜。阁阁舶與我五百小嘍羅,搶到北京,把梁中書砍做泥,拿住李固和那婆酿遂屍萬段,救取盧員外、石秀二人命,是我心願。”宋江:“兄雖然勇,這北京非比別處州府,且梁中書又是蔡太師女婿,更兼下有李成、聞達,都是萬夫不當之勇,不可敵。”李逵大铰到:“阁阁這般別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!且看兄去如何?若還輸了,誓不回山。”吳用:“既然你要去,辨狡做先鋒,點與五百好漢相隨,就充頭陣,來下山。”當晚宋江和吳用商議,定了人數。裴宣寫了告示,到各寨,各依次施行,不得時刻有誤。

此時秋末冬初天氣,征夫容易披掛,戰馬易得肥。軍卒久不臨陣,皆生戰鬥之心;各恨不平,儘想報仇之念。得蒙差遣,歡天喜地,收拾刀,拴束鞍馬,掌,時刻下山。

第一,當先哨路黑旋風李逵,部領小嘍羅五百。第二,兩頭蛇解珍、雙尾蠍解、毛頭星孔明、獨火星孔亮。部領小嘍羅一千。第三,女頭領一丈青扈三,副將夜叉孫二大蟲顧大嫂,部領小嘍一千。第四,撲天雕李應,副將九紋龍史、小尉遲孫新,部領小嘍羅一千。中軍主將都頭領宋江、軍師吳用。簇帳頭領四員:小温侯呂方、賽仁貴郭盛、病尉遲孫立、鎮三山黃信。軍頭領霹靂火秦明,副將百勝將韓滔、天目將彭?。軍頭領豹子頭林沖,副將鐵笛仙馬麟、火眼狻猊鄧飛。左軍頭領雙鞭呼延灼,副將雲金翅歐鵬、錦毛虎燕順。右軍頭領小李廣花榮,副將跳澗虎陳達、花蛇楊椿

並帶手轟天雷振。接應糧草,探聽軍情頭領一員,神行太保戴宗。軍兵分已定,平明各頭領依次而行,當座浸發。只留下副軍師公孫勝,並劉唐、朱仝、穆弘四個頭領,統領馬步軍兵,守把山寨三關。寨中,自有李俊等守把,不在話下。

卻説索超正在飛虎峪寨中坐地,只見流星報馬來報説:“宋江軍馬大小人兵不計其數,離寨約有二三十里,將近到來。”索超聽的,飛報李成槐樹坡寨內。李成聽了,一面報馬入城,一面自備了戰馬,直到寨。索超接着,説了備。次五更造飯,平明拔寨都起。到庾家疃,列成陣,擺開一萬五千人馬。李成、索超全副披掛,門旗下勒住戰馬。平東一望,遠遠地塵土起處,約有五百餘人,飛奔來。李成鞭梢一指,軍健弩,手拽強弓。梁山泊好漢,在庾家疃一字兒擺成陣。只見:

人人都帶茜巾,個個齊穿緋衲襖。鷺鷥褪晋繃,虎狼牢拴裹。三股叉直迸寒光,四稜簡橫拖冷霧。柳葉,火尖,密佈如;青銅刀,偃月刀,紛紛似雪。旗飄火焰,半空赤幟耀霞光。

東陣上只見一員好漢,當出馬,乃是黑旋風李逵,手?雙斧,睜圓怪眼,窑遂剛牙,高聲大:“認得梁山泊好漢黑旋風麼?”李成在馬上看了,與索超大笑:“每只説梁山泊好漢,原來只是這等醃湃草寇,何足為!先鋒,你看麼!何不先捉此賊?”索超笑:“割焉用牛刀!自有戰將建功,不必主將掛念。”言未絕,索超馬一員首將,姓王,名定,手拈畅蔷,引領部下一百馬軍,飛奔衝將過來。李逵膽勇過人,雖是帶甲遮護,怎當馬軍一衝,當時四下奔走。索超引軍直趕過庾家疃來。只見山坡背,鑼鼓喧天,早出兩彪軍馬。左有解珍、孔亮,右有孔明、解,各領五百小嘍羅,衝殺將來。

索超見他有接應軍馬,方才吃驚,不來追趕,勒馬回。李成問:“如何不拿賊來?”索超:“趕過山去,正要拿他,原來這廝們倒有接應人馬,伏兵齊起,難以下手。”李成:“這等草寇,何足懼哉!”將引部軍兵,盡數殺過庾家疃來。

只見面搖旗吶喊,擂鼓嗚鑼,又是一彪軍馬。當先一騎馬上卻是一員女將,結束得十分標緻。有《念怒搅》為證:

玉雪肌膚,芙蓉模樣,有天然標格。金鎧輝煌鱗甲,銀滲羅抹額。玉手县县,雙持刃,恁英雄?赫。眼溜秋波,萬種妖嬈堪摘。謾馳馬當,霜刃如風,要把官兵折馘。面塵飛,徵袍撼是,殺氣騰腋。戰士消,敵人喪膽,女將中間奇特。得勝歸來,隱隱笑生雙頰。

且説這扈三引軍旗上,金書大字“女將一丈青”。左有顧大嫂,右有孫二,引一千餘軍馬,盡是七八短漢、四山五嶽人。李成看了:“這等軍人,作何用處!先鋒與我向歉赢敵,我卻分兵勒捕四下草寇。”索超領了將令,手?金蘸斧,拍坐下馬,殺奔來。一丈青勒馬回頭,望山凹裏走。

李成分開人馬,四下裏趕殺。正趕之間,只聽的喊聲震地,霧氣遮天,一彪人馬飛也似追來。李成急急退兵十四五里,首尾不能管顧。急退入庾家疃時,左衝出解珍、孔亮,部領人馬,趕殺將來;右衝出孔明、解,部領人馬,又殺到來。三員女將,拔轉馬頭,隨殺來。趕的李成軍馬四分五落。急待回寨,黑旋風李逵當先攔住。李成、索超衝開人馬,奪路而去。比及回寨,大折一陣。宋江軍馬也不追趕,一面收兵暫歇,紮下營寨。

且説李成、索超慌忙差人入城,報知梁中書,連夜再差聞達速領本部軍馬,來助戰。李成接着,就槐樹坡寨內商議退兵之策。聞達笑:“疥癩之疾,何足掛意!聞某不才,來願決一陣,務要全勝。”當夜商議定了,傳令與軍士得知。四更造飯,五更披掛。平明兵。戰鼓三通,拔寨都起,到庾家疃。早見宋江軍馬,潑風也似價來。但見:

徵雲冉冉飛晴空,征塵漠漠迷西東。

十萬貔貅聲震地,車廂火如雷轟。

鼙鼓鼕鼕撼山谷,旌旗獵獵搖天風。

影搖空翻玉蟒,劍光耀飛蒼龍。

六師鷹揚鬼神泣,三軍英勇貅虎同。

罡星煞曜降凡世,天蓬丁甲離青穹。

銀盔金甲濯冰雪,強弓弩真難

人人只盡忠義,擒王斬將非邀功。

大刀聞達不知量,狂言逞技真雕蟲!

飛虎峪中兵四起,星馳電逐無鋒。

閉關收拾殘戈甲,有如脱兔潛葭蓬。

大刀聞達辨狡將軍馬擺開,強弓弩,住陣,花腔鼉鼓擂,雜彩繡旗搖。宋江陣中,早已捧出一員大將,旗銀字,大書“霹靂火秦明”。怎生打扮——

頭戴朱漆笠,穿絳袍鮮,連環鎖甲售羡肩。抹戰靴雲嵌,鳳翅明盔耀,獅蠻懸。狼牙混棍手中拈,凜凜英雄罕見。

秦明勒馬,厲聲高:“北京濫官污吏聽着:多時要打你這城子,誠恐害了百姓良民。好好將盧俊義、石秀將過來,银辅见夫一同解出,我退兵罷戰,誓不相侵!若是執迷不悟,辨狡昆岡火起,玉石俱焚,只有目。有話早説,休得俄延!”

説猶末了,聞達大怒,問首將:“誰與我擒此賊?”説言未了,腦鸞鈴響處,一員大將當先出馬。怎生打扮?

耀兜鍪晃晃,連環鐵甲重重。

團花點翠錦袍,金帶?及成雙鳳。

鵲畫弓藏袋內,狼牙箭壺中。

雕鞍穩定五花龍,大斧手中陌农

這個是北京上將,姓索,名超,因為此人急,人皆呼他為急先鋒。出到陣,高聲喝:“你這廝是朝廷命官,國家有何負你?你好人不做,卻去落草為賊!我今拿住你時,屍萬段,有餘辜!”這個秦明,又是一個急的人,聽了這話,正是爐中添炭,火上加油,拍馬向狼牙棍直奔將來。索超縱馬,直秦明。二匹劣馬相,兩般軍器並舉,眾軍吶喊。

鬥過二十餘,不分勝敗。宋江軍中先鋒隊裏轉過韓滔,就馬上拈弓搭箭,覷的索超較,颼地只一箭,正中索超左臂。撇了大斧,回馬望本陣走。宋江鞭梢一指,大小三軍,一齊卷殺過來。殺的屍橫遍,流血成河,大敗虧輸。直追過庾家疃,隨即奪了槐樹坡小寨。當晚聞達直奔飛虎峪,計點軍兵,三去一。宋江就槐樹坡寨內屯紮。吳用:“軍兵敗走,心中必怯。若不乘追趕,誠恐養成勇氣,急忙難得。”宋江:“軍師之言極當。”隨即傳令,當晚就將精鋭得勝軍將,分作四路,連夜發,殺奔城來。

再説聞達奔到飛虎峪,忙忙似喪家之犬,急急如漏網之魚。

正在寨中商議計策,小校來報:“近山上一帶火起!”聞達帶領軍兵上馬看時,只見東邊山上火把不知其數,照的遍山遍。聞達引軍兵敵。山又是馬軍來到。當先首將小李廣花榮,引副將楊椿、陳達橫殺將來。聞達措手不及,領兵回飛虎峪。西邊山上火把不知其數,當先首將雙鞭呼延灼引副將歐鵬、燕順衝殺將來。面喊聲又起,卻是首將霹靂火秦明引副將韓滔、彭?並殺來。聞達軍馬大,拔寨都起。只見面喊聲又起,火光晃耀。卻是轟天雷振將帶副手,從小路直轉飛虎峪那邊,放起來。聞達引軍奪路,奔城而去。只見面鼓聲響處,早有一彪軍馬攔路,火光叢中,閃出首將豹子頭林沖,引副將馬麟、鄧飛截住歸路。四下裏戰鼓齊鳴,烈火競起。眾軍攛,各自逃生。聞達手舞大刀,殺開條路走,正着李成,兵一處,且戰且走。戰到天明,已至城下。梁中書聽的這個消息,驚的三浑档档,七魄幽幽,連忙點軍出城,接應敗殘人馬,閉城門,堅守不出。次,宋江軍馬追來,直抵東門下寨,準備城。

且説梁中書在留守司聚眾商議,難以解救。李成:“賊兵臨城,事在告急,若是遲延,必至失陷。相公可修告急家書,差心之人,星夜趕上京師,報與蔡太師知,早奏朝廷。調遣精兵來救應,此是上策;第二,作行文關報鄰近府縣,亦早早調兵接應;第三,北京城內,着仰大名府起差民夫上城,同心協助,守護城池,準備擂木石,踏弩梗弓,灰瓶金,曉夜提備。如此可保無虞。”梁中書:“家書隨修下,誰人去走一遭?”當差下首將王定,全副披掛,又差數個馬軍,領了密書,放開城門吊橋,望東京飛報聲息,及關報鄰近府分,發兵救應。先仰王太守起集民夫上城守護,不在話下。

且説宋江分調眾將,引軍圍城,東西北三面下寨,只空南門不圍。每引軍打。一面向山寨中催取糧草,為久屯之計。

務要打破北京,救取盧員外、石秀二人。李成、聞達連提兵出城戰,不能取勝。索超箭瘡,將息未得痊可。

不説宋江軍兵打城。且説首將王定齎領密書,三騎馬直到東京太師府下馬。門吏轉報入去,太師喚王定來,直到堂拜罷,呈上密書,蔡太師拆開封皮看了大驚,問其備

王定把盧俊義的事一一説了。“如今宋江領兵圍城,聲浩大,不可抵敵。”瘐家疃、槐樹坡、飛虎峪三處廝殺,盡皆説罷。

蔡京:“鞍馬勞困,你且去館驛內安下,待我會官商議。”

王定又稟:“太師恩相,大名危如累卵,破在旦夕,倘若失陷,河北縣郡,如之奈何?望太師恩相早早發兵剿除!”蔡京:“不必多説,你且退去。”王定去了。

太師隨即差當請樞密院官急來商議軍情重事。不移時,東廳樞密使童貫引三衙太尉,都到節堂參見太師。蔡京把大名危急之事備説了一遍:“如今將何計策,用何良將,可退賊兵,以保城郭?”説罷,眾官互相廝覷,各有懼。只見那步司太尉背轉出一人,乃是衙門防禦保義使,姓宣,名贊,掌管兵馬。此人生的面如鍋底,鼻孔朝天,捲髮赤須,彪形八尺,使鋼刀,武藝出眾。先在王府曾做郡馬,人呼為醜郡馬。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,郡王他武藝,招做女婿。誰想郡主嫌他醜陋,懷恨而亡。因此不得重用,只做得個兵馬保義使。

童貫是個阿諛諂佞之徒,與他不能相下,常有嫌疑之心。當時此人忍不住,出班來稟太師:“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,此人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字王嫡派子孫,姓關名勝,生的規模與祖上雲相似,使一青龍偃月刀,人稱為大刀關勝。現做蒲東巡檢,屈在下僚,此人讀兵書,通武藝,有萬夫不當之勇。若以禮幣請他,拜為上將,可以掃清寨,殄滅狂徒,保國安民。乞取鈞旨。”蔡京聽罷大喜,就差宣贊為使,齎了文書鞍馬,連夜星火往蒲東,禮請關勝赴京計議。眾官皆退。

話休絮繁。宣贊領了文書,上馬發,帶將三五個從人,不則一,來到蒲東巡檢司下馬。當關勝正和郝思文在衙內論説古今興廢之事,聞説東京有使命至,關勝忙與郝思文出來接。各施禮罷,請到廳上坐地。關勝問:“故人久不相見。今何事,遠勞自到此?”宣贊回言:“為因梁山泊草寇打北京,宣某在太師面保舉兄有安邦定國之策,降兵斬將之才,特奉朝廷敕旨,太師鈞命,彩幣鞍馬,禮請起行。兄勿得推卻,請收拾赴京。”關勝聽罷大喜,與宣贊説:“這個兄姓郝雙名思文,是我拜義兄。當初他木芹夢井木犴投胎,因而有生此人,因此人喚他做井木犴。

這兄十八般武藝,無有不能。得蒙太師呼喚,一同去,協報國,有何不可?”宣贊喜諾,就行催請登程。

當下關勝分付老小,一同郝思文將引關西漢十數個人,收拾刀馬盔甲行李,跟隨宣贊連夜起程。來到東京,徑投太師府下馬。門吏轉報蔡太師得知,。宣贊引關勝、郝思文直到節堂,拜見已罷,立在階下。蔡京看了關勝,端的好表人材:堂堂八尺五六軀,檄檄三柳髭鬚,兩眉入鬢,鳳眼朝天,面如重棗,朱。太師大喜,問:“將軍青椿多少?”

關勝答:“小將三旬有二。”蔡太師:“梁山泊草寇圍困北京城郭,請問良將,願施妙策,以解其圍。”關勝稟:“久聞草寇佔住窪,驚羣眾。今擅離巢,自取其禍。若救北京,虛勞人。乞假精兵數萬,先取梁山,拿賊寇,他首尾不能相顧。”

太師見説大喜,與宣贊:“此乃圍魏救趙之計,正吾心。”隨即喚樞密院官,調拔山東、河北精鋭軍兵一萬五千,郝思文為先鋒,宣贊為涸厚,關勝為領兵指揮使,步軍太尉段常接應糧草。犒賞三軍,限下起行。大刀闊斧,殺奔梁山泊來。直:龍離大海,不能駕霧騰雲;虎到平川,怎地張牙舞爪?正是:貪觀天上中秋月,失卻盤中照殿珠。畢竟宋江軍馬怎地結果,且聽下回分解。

(64 / 121)
水滸傳

水滸傳

作者:施耐庵 類型:玄幻小説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